佛教经典∣《入法门论》科解

《入法门论》科解(十六):五  蕴 

  阿王诺布帕母
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

 一、身法:色蕴

 (一)感知性:(P.233-234)

    1. 可触性:由物体触摸质感分别得知
    2. 感触性:由意识分析审断分别得知

 (二)因果性:(P.234-243)

    1. 因:

     2. 果:

 二、心法:

 (一)心所:

    1. 受蕴:(P.243-245)

    2. 想蕴:(P.245-247)
      于境取像为性,施设名言为业
      情想聚之为蕴,善非善及无记
    3. 行蕴:(P.248-250)
      造作迁流谓之行,四蕴余外有为法
      身行口行及意行,有善非善并无记

 (二)心王:识蕴(P.250-252)

    1. 俱舍成实:
      六识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
    2. 大乘经教:

   五蕴幻身,四相迁变,了知皆空,度诸苦厄(P.232,P.252-253)

参考题目

(五  蕴)

1. 试略述五蕴之法。以有情来说,何为身?何为心王?何为心所?(P.231-232)
2. 何谓色蕴?(P.232-233)
3. 色蕴由可触性或感触性可分其为两类,亦可由因果性而分其为两类,试分别略述
  之。(P.233-238)
4. 为何四大为诸色相之因?(P.236-237)
5. 何谓触尘?(P.242-243)
6. 身和心对境领纳之觉受有五种,试略述之。(P.243-245)
7. 何为想蕴?依类可分为那三想?(P.245-247)
8. 何为行蕴?俱舍五位七十五法中,那些法为行蕴所摄?(P.248-249)
9. 何谓识蕴?大小乘所论及之心王有何不同?(P.250,P.252)
10.众生妄惑之根本为何?(P.251)
11.前六识有所了别,故可名识。为何后二识亦名为识?(P.251-252)
12.如何了知五蕴皆为空相? (P.252-253)

返回目录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